到汉代中期,上自皇家、经由儒家士大夫群体、下至基层社会,社会各阶层皆有其礼乐,礼乐基本重建。
徐中舒主编:《甲骨文字典》,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1版。(2)中西对立:一种不透彻的思想方法这种中西比较的观念背景,无疑就是中西对立的思维模式。
2、现代主义的思想视域近代以来的所有归属于现代性的哲学,可以叫做现代主义(modernism)哲学。在这个问题上,传统哲学的一个为海德格尔所批评的基本特征,其实是我们不得不坚持的:什么是哲学研究的事情呢?……这个事情就是意识的主体性。正义原则中的正当性原则意味着:在制度规范建构中,应当超越差等之爱、追求一体之仁。[⑨] 胡适:《介绍我自己的思想》,《胡适文存》四,合肥:黄山书社1996年出版,第459 西洋近代文明与海盗国家 十五、十六世纪的欧洲国家简直都是几个海盗的国家,哥伦布、马汲伦、都芮克一班探险家都只是一些大海盗。君子见上大饗四焉,知礼乐所存在也。
中学西进的实现,需要若干条件。由此,笔者归纳出中国正义论的两条正义原则:(1)正当性原则。此语出自毛泽东给他回信。
以政治需求来曲解学术研究,是近代学者最易犯的通病。发现墨子非儒就说其唯物主义,看到墨家零星的粗浅的小孔成像、规矩定义、城防战术就标榜为科圣,这种认识有夸大的嫌疑,不仅不科学,还极其不负责任。相比之下,墨家在现实中不能证明鬼神的功用,又不能放置一个神龛在彼岸吓唬活着的人,导致其鬼神观凌空蹈虚,无论靠哪一边都不能附依。及建国至今,3亦有不少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的学者,认为千年墨学暗合共产主义思想,是中国古代的社会主义。
作为战国时代与儒家并举的世之显学,何以千百年来除了《墨子》再无流传?秦火一炬,烧尽诸子,经有汉一代,官府和学者修书、献书、注书、藏书,亦恢复了许多百家之说。不过这其中几百年的空白。
自此之后出现明显断代,当然我们相信仍有治墨学者,不然《墨子》一书也不会被东晋方术家葛洪收进《道藏》,墨子本人还被列为地仙。3 《墨子与共产党》 仲维光《墨子的兼爱思想及对构建我国和谐社会的意义》 鞠明霞 山东师范大学 硕士论文参考资料:《墨子学案》 梁启超《墨学源流》 方授楚《中国哲学史大纲》 胡适《墨家逻辑学研究》 詹剑峰《墨子里籍应为滕州》 张知寒《走出疑古时代》 李学勤 进入专题: 墨学 。当然在董仲舒的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的指导思想下,是以儒家为主。墨子就这样被树立起来,成为科圣,2成为了中国的赫拉克利特(毛泽东语)。
民国很多学者,出于对抗封建礼教的需要,认为墨家舍己为人重义轻死类似江湖绿林豪杰,即所谓的侠。这其中有认为墨家转为地下活动,成为侠的。墨子泉下有知,只会觉得耻辱,不会觉得荣耀。现今墨学研究的最大瓶颈,就在于上文提到的墨家文献的缺乏,甚至于相关的参照文献都不多见。
无论左派右派,概莫能外。佛教的三世众生六道轮回亦是此意。
一些学者从外因考虑,认为墨家学说起自役夫之道,尚功用而慢等差,知于齐而不知畸,这种脱胎于城市小工业者的学说不利于封建世袭王权的统治,故而被绞杀、封闭。即使是用来辟墨的言论,亦旁证墨家的勃兴。
《墨子.尚同》中的上同而不下比等思想所潜在的集权和独裁因素,都有可能化为后期申韩的刑名法术。墨家的整套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天志和明鬼之上,若其不成立,则整个墨学就无法自圆其说。现在看来是不可能的,因为侠和墨是两码事。这有可能,不过目前没有证据。同时《韩非子.五蠹》中说:儒以文亂法,俠以武犯禁,而人主兼禮之,此所以亂也。政治与学术分开,是治学最基本的态度。
陈伯达之前就该文写信给毛泽东征求意见。孔子说:未知生,焉知死。
墨子所建立的平等观,是在君王之上由天约束,君王则由贤人担任,之后就上同而不下比。秦国后期厉行法治,汉武亦曾诛郭解等巨侠,这有没有可能是秦汉统治者为了统治需要而坑儒,而诛侠(墨)呢。
滕州的墨子纪念馆也出了很多相关书籍和研讨文章。《鬼神之明》篇就旁证了墨子鬼神观中最致命和薄弱的一环,即善人或不赏,恶人或不罚。
我个人更倾向于李学勤先生提出的走出疑古时代,因为胡适、梁启超等人的古史辩派,有其潜在的政治倾向,不可作为学术来参考。相反从《韩非》以及其他文献中所看到的,自墨子身死之后后学创立的巨子制度,倒是直接参与了几次国家间的战争,甚至于在秦国享有威望,如孟胜和阳城君的关系,如腹䵍和秦惠王的关系。荀子在诸如《非十二子》《富国》等篇中对墨家有比较详细的批判,不过恰恰没有提到明鬼的问题,这是一个疑点,有待后续出土文献的发现和学者的研究。上文说过了,天志和明鬼是整个墨家学说的核心,否认了天有志,鬼能明,整个墨家学说就不成立。
墨分三派之后,墨徒流散到各国,与百家融合。诸国统治者是不能容忍这样的团体出现的,必然绞杀之。
这种说法完全是空穴来风,不足为训。耶稣教允诺死后善人升天堂,恶人堕地狱。
墨子的鬼神观最致命的在于,它不但没把此岸的问题说清楚,也没有把彼岸的问题说清楚。另外想说的是,近代中国,饱受列强欺辱,1五四一代文人,怀着巨大的爱国情怀,整理中国古代文献学说,期待找出一个能和儒家对抗的偶像,以此中体西用,贯通西方的民主和科学思想
现今墨学研究的最大瓶颈,就在于上文提到的墨家文献的缺乏,甚至于相关的参照文献都不多见。作为战国时代与儒家并举的世之显学,何以千百年来除了《墨子》再无流传?秦火一炬,烧尽诸子,经有汉一代,官府和学者修书、献书、注书、藏书,亦恢复了许多百家之说。孔子不谈彼岸世界,由此儒家才能专注现世的立德、立功、立言。不过值得注意的是,在《荀子》《韩非子》《吕氏春秋》中,仍有大量关于墨家的记载。
上文说过了,天志和明鬼是整个墨家学说的核心,否认了天有志,鬼能明,整个墨家学说就不成立。然独不见墨家新现,尤为奇怪。
无论左派右派,概莫能外。及建国至今,3亦有不少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的学者,认为千年墨学暗合共产主义思想,是中国古代的社会主义。
辑录于唐代马总《意林》卷一的《缠子》和汉代王充《论衡.福虚篇》的《董子》有记载儒者董子和墨役缠子类似鬼神有所明或有所不明的论述,其年代应为战国后期,与《鬼神之明》在年代和思想上比较接近。秦国后期厉行法治,汉武亦曾诛郭解等巨侠,这有没有可能是秦汉统治者为了统治需要而坑儒,而诛侠(墨)呢。
评论留言